安第斯山脈綿延整的秘魯, 橫跨了約 3/4 的面積。位於南美洲的祕魯,面積超過半個中美洲的面積,同時也是亞馬遜河的源頭。
秘魯全國人口約2800萬人,其中有超過12萬名小農種植咖啡,平均種植面積為2公頃。咖啡沿著安地斯山脈的東側種植,種植高度為1300~1850公尺, 咖啡種植面積廣大,產區可分為被北中南三大區,獨特咖啡風味的區域就可分出超過10個。年產量約300萬袋,主要出口至美國及德國。採自然農法管理,並特選栽種於海拔800-1500公尺高山硬豆,堅持使用人工採收的方式及精緻水洗法的處理,捨棄便利的機械化篩選,選擇以人工一次次的剔除瑕疵豆,生豆為美麗的鮮綠色、呈橢圓形,並且大而飽滿,中部的嬋茶瑪悠谷地,是世界聞名的咖啡產地。
存放咖啡生豆,基本上可注意三大事項:
1.溫度-最好低於28度
2.濕度-低於65%
3.光線-存放其位置不宜過強,也不宜放在使用易熱的燈泡或電器附近。
台灣夏季屬於高濕度氣候期,在夏天溫度常常超過30度,容易產生室內濕度過高溫度也過熱現象,若遇到下雨,室內木製品表面會呈現發霉狀態,為了使濕度降低,可利用除濕機幫助濕度降低,但不可以讓濕度低於50%,否則生豆容易變得過乾。
▲ 溫度與光線也是咖啡生豆無形殺手,除非咖啡生豆保存在沒有光害和恆溫的控制下,才有可能達到咖啡生豆品質不易變質。
基本上仍是建議咖啡生豆少量購買,盡可能烘焙完,保持咖啡豆最佳新鮮度。
每一種咖啡生豆的顏色皆會因品種、水洗式處理法、日曬式處理法或其他處理方式不同,造成生豆顏色呈現色澤不同,多半有綠色,接近青綠色、黃綠色、淺灰偏白的顏色。